一种新型"毒友谊"在校园弥漫,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高清云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ys.org
开学一个多月了,神兽们在校园里的“疑难杂症”陆续浮出水面。

最近身边有两位妈妈接连跟我吐槽,她们的孩子一个是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小豆包小A,另一个是初中一年级新生小B。巧合的是,两个孩子的“遭遇”都与交朋友有关。

一年级的小A在班里有个男同学,俩人玩得倒是挺好,但对方总拿他东西,如果小A不给他,他会说“那我就不跟你交朋友了”。小A回家跟妈妈说“可我想跟他交朋友啊,所以我只能把东西给他了”。

小A妈妈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告诉小A:咱们跟班里的小朋友都要搞好关系,但交朋友要挑人。

相比于小A的问题,初一新生小B遇到的事情要更复杂些。

小B的初一同桌也是小学同学,两人以前关系还可以,但开学后小B发现同桌对她越来越不坦诚了。“选修课说好了一起选跆拳道,结果最后她选了航模;她问我啥,我可都是如实说的,她在学校也经常问我一个什么事,说,我告诉她她就告诉我,结果我说完,她就不说她的了……”

小B妈妈听完孩子的诉苦陷入纠结:让孩子以后少搭理同桌?恐怕不太现实。继续跟同桌以这种“好朋友式”的关系交往下去?又怕孩子吃亏。

其实说起来小A和小B都算幸运,刚入学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里,就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以及,他们都有足够开明的妈妈,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强迫孩子否定或者接受一个小伙伴,更没有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建立“同学皆朋友”的社交圈。

交朋友是一生的学问。其中的尺度、技巧与拿捏,可能要花一生去打磨,但最核心的价值,一是待人真诚,二是当对方触犯底线时,你不是一味退让讨好,而是清晰表达自己的立场。

不要怀疑自己的真诚,它是交朋友、做事情的最好策略。

真诚是不是一定换来真诚?不是,有一大半将换来不真诚,就像这两个孩子的遭遇一样。付出的心与物,被人利用,被人轻视,开始肯定是不开心的。而一旦学会把这种付出当成识人的成本,逐渐抬升自己的交友门槛,这种损失就只是一次性的。

而即便你再真诚待人,与他人成为一辈子好友的概率也是低的。人一生的密友,可能就那么几个,人与人当不成朋友,再正常不过了。

交朋友,除了真诚,还有这几条:

不强求。喜欢一个人,想成为朋友,真得看投不投缘,骚扰和纠缠,无法得到朋友。你释放“我们当朋友”的善意后,他人不回应,就到此为止,他人并非想伤害你,他人也没有当你朋友的义务,没必要觉得受伤。

不依赖。友情让人放松的是,彼此不必为对方的人生负责,到了中年,你会发现,半年一年几年见一次的好友,真不少,大家各自开放,相忘于江湖。一个人心智不熟,朋友时时要当情绪垃圾桶和救火队员,谁也不想有这样的负累。

不苛刻。这点孩子们可能最不易体会,很多青春期的好伙伴往往一言不合就闹掰了。少不更事的年纪,对别人,对自己,都太严厉。其实亦正亦邪都无所谓,在一起开心就够了。

有价值。人与人的感情是一种交换,而友情的内核是价值交换,听起来很可怕是不是?其实不然,你是A领域的行家,我是B行业的大咖,我们之间不做任何有形有价的交换,只要沟通彼此的见识,就是价值交换,聊几个小时天,可能催生新的想法,找到新的方向。这也是一种交友的形式。

当然,以上四点只是饱经风霜的成年人总结出来的定律,不宜生硬套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初入社会的交友方式,又是另一套游戏规则了。

中央台某档新闻调查类节目曾对一些幼儿园小朋友做了一项调查:“你眼中的好朋友什么样?”

小朋友给出的回答大多是:

“他和我的爱好一样!”

“我们一起学琴、一起学习,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朋友。”

小学生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子呢?他们这样说: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不开心时,她都会主动开导我,教我解题,和我一起玩。”

到了初中,青春期的孩子们更希望朋友之间能保持信任,凡事可以共享。

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朋友的界定都不一样,这和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儿童行为专家Selman提出儿童友谊发展与年龄有关,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朋友相互之间保持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所以交朋友这件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即使相处一段时间觉得不适宜继续做朋友,这个过程也是孩子获得成长、探索世界的方法。

中华文明很早就知道交朋友的重要性。交友的最高段位是能从任何一个新环境开始,最后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境界。如果说这件事也有方法论,那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步:

一是接受新环境,不埋怨。个人不可控的因素不要尝试去控制它,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概率与偶然性。你读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遇到哪些人,这都有偶然性,接受它。

二是做好自己。人总是想和优秀的人交朋友。小朋友到了一个新环境,为了显示自己不害怕、有力量,有些还会假装成“坏人”,不守纪律、顶撞老师、作弄同学,这可能让人害怕,但会失去真正的朋友。

三是不要着急。急了就会丧失原则去讨好别人。至少给人两个月时间认识你,你也要通过两个月时间观察别人,这种自然而然的、有分寸的接触,才能发现真朋友。

当然,真朋友可能也来得很快,有些孩子一两个星期内就能交到真正的朋友,也有人开学两个月了还没交到朋友,不必着急,坚持做好自己就行。

学会交朋友的真本事,走过之处,都有老朋友,未到之处,都有潜在的朋友,四海都是你家,这才是高段位的为人处世境界。

关于孩子交友问题,去年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有一段堪称代表大多数父母行为的经典桥段。

齐明月家境优越、知书达理,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中,积极追求上进,学习在班级稳居前三。

李尖尖家境一般,对学习没有热情,成绩更是班级倒数。

齐明月妈妈在教室里第一次见到女儿好友李尖尖和爸爸时,甚至都没有多说一句话,就拉着女儿去找学习第一的“好学生”打招呼,丝毫不顾及女儿的尴尬。

在交友一事上,齐明月妈妈秉着“没有什么要求”的态度,却一再的给女儿灌输:“多跟雅婕这种好同学交朋友,不要老跟李尖尖鬼混在一起,要交一点上进的朋友,互相影响。”

网友看到这里惊呼,齐明月妈妈和自己妈妈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辙,甚至连说的话都一样。

可自始至终,齐明月妈妈都没有问过,那么优秀的女儿为何会和班里学习倒数的李尖尖成为朋友。

儿童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选择一个(在你看来)不好的孩子当朋友,一定是在学校里有安全问题,那个孩子肯定帮过他。”

而齐明月恰恰是因为李尖尖和哥哥们的帮助才摆脱了社会不良青年的围堵,继而与李尖尖成了好闺蜜。

齐明月妈妈还忽视了一点,孩子的优秀不仅在于学习成绩,像剧中的李尖尖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开朗活泼、艺术细胞发达,和妈妈强势控制中循规蹈矩的齐明月们相比,李尖尖更能适应周遭的环境。

齐明月也恰恰是在李尖尖豁达开朗的性格影响中,慢慢变得自信和活跃,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父母喜欢用学习成绩来给孩子贴“好坏”的标签,却忘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对孩子来说不一定是保护,有时还会演变成一种伤害。

孩子交朋友的过程是学习社会规则的一种重要方式,太刻意反而让这件事适得其反。我们除了适当的引导,剩下的就是尊重和信任。

《礼记》中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只能是朋,而志趣相投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而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多和同学相处,希望他能和任何人都相处得来。

其实,小孩子更能明白“同学”和“朋友”的边界感。一段不舒服的关系,我们不想逼着自己去迎合,TA也一样。

从来也没有人敢期望别人按照自己的准则行事。带着这个逻辑,我们再想想文章开头小A和小B的烦恼,这其实正是个很好的机会告诉他们:

“朋友”是以彼此一致的准则筛选出来的,而同学同桌同事这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不得不相处的对象。但事实上,永远是第二种人占绝大多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