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来,随着纯电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份额的逐渐扩大,国内的纯电动车型也从最早的轿车和 SUV,发展到了 MPV 领域。而借此机会,上汽荣威也推出了属于自己的中大型纯电动 MPV ——荣威 iMAX8 EV,这款产品除了块头大、配置高以外,还具有哪些亮点呢?8 月 10 日,来自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捷能公司的电池技术专家们,通过一场电池解析直播课,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破解 " 热失控 " 难题不在话下
现如今,随着新能源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关于 " 自燃 " 问题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而 " 自燃 " 也成为了消费者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为此,2020 年,电池安全国家标准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推出,明确要求电池单体发热失控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防护时间为 5 分钟。
不过在这点上,荣威 iMAX8 EV 所搭载的魔方电池要更为 " 激进 ",其采用了 " 预、导、卧、隔、疏 " 五重防护机制,具备 L0 级防热失控技术,实现双针同时针刺,长时间明火不冒出包外。

具体来说,在这 5 项技术中," 预 " 指的是预防,即通过 7*24h 远程监控体系,来提前监测热失控,防范于未然;" 导 " 指的是提前散热系统,当远程监测到热失控,酝酿期即开启最大功率散热;" 隔 " 指的是电池内部采用气凝胶阻燃材料,可以有效实现物理热量隔离,确保单个电芯热失控后不影响周边相邻电芯;最后的 " 疏 " 指的是车辆配备的自动泄压防爆阀,可以主动泄压,释放电池包内压力,使过热气体降温,防止气体喷射。

而上面没有提到的 " 卧 " 则是上汽集团的一项独有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电芯躺式排布,这样既可以降低电芯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又可以减小热传递通道。当然,这种躺式排布电芯的优势绝不仅于此,我们下面会再针对它展开介绍。
正是因为有了这 5 项安全技术的加持,魔方电池才能够成功挑战针刺试验,在钢针刺入电池包触发热失控后,电池包虽然有冒烟现象,但却并未出现起火和爆炸,保证了电池安全。
魔方电池集超高集成度、超长寿命于一体
除 " 零热失控 " 安全防护以外,魔方电池还拥有两大 " 绝活 ",其一是超高集成度,其二是超长寿命。我们先来说超高集成度。

相比于传统的立式电芯," 躺式 " 电芯结构能够在不改变电池体积利用率的前提下,将整个电池包的厚度减小,比如荣威 iMAX8 EV,它的电池整包厚度仅为 125mm,不仅不侵占车内空间,还能够保障底盘的通过性。

与此同时,基于 CTP、高电压、超薄基材等技术,打造的魔方电池还拥有超高的能量密度。以荣威 iMAX8 EV 为例,它采用的是 90kWh 电池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以达到 195Wh/kg,用 5 系电芯实现了 8 系电芯的能量密度,CTP 成组效率达到 79.6%。

在超长寿命方面,传统的立式电芯结构是将电芯放置在刚性框架的 " 铁牢笼 " 里,随着电芯的老化膨胀,受力条件将会急剧恶化,电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承担更大的压紧力,而 " 躺式 " 结构设计则采用了柔性约束的方式,接合专用电芯压板,仿佛为电芯穿上了一件 " 高弹紧身衣 ",能够自适应电芯的膨胀,大幅降低电芯受力,从而增加电芯的循环寿命。

不过 " 躺式 " 结构在开发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结构胶会随着电芯膨胀以及压板相应变形,面临苛刻的受力工况,同时需要匹配电芯超长生命周期,而这对结构胶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为此,上汽联合陶氏化学共同研发,匹配躺式电芯特性专属结构件,共开发测试超过 1000 款结构胶配方,进行了超过 2 万小时的可靠性验证。
写在最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电池安全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以及消费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而魔方电池的问世,无疑将成为上汽集团攻克未来的关键。同时,作为搭载魔方电池的产品,荣威 iMAX8 EV 的表现也十分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