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皞在献血 本文图均为长沙电力 图
22年来无偿献全血10次共3900毫升,献成份血104次,共有199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是一个电网员工真实的记录。
6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献血日,在湖南省血液中心,一个让工作人员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如约而至。他叫朱皞,22年风雨无阻、义无反顾地在献血路上奔走,曾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而今天是他第114次参与无偿献血。这些年,他献全血10次总共3900毫升,成份血104次,总共199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2000年1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朱皞义务献血挽救了一名大出血孕妇的生命。从此,他便宛如与自己许下了约定一般,自觉担负起一项神圣的使命——无偿用鲜血救助他人。
献血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一段时间,朱皞献完血后,妻子都会熬汤给他“进补”。后来,朱皞坚持锻炼,规律作息,减少献血频率,这样献出的血液质量也能更高。
朱皞和同事巡视变电设备
他很重视质量,为此甚至放弃了最爱的美食——“腊八豆炒肉”,油份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影响血液质量。朱皞现年55岁,他的梦想是将义务献血的举动坚持到60岁(法律允许的最大年限)。
生活中朱皞特别节俭,身上常年穿的都是工作服。他记忆里最奢侈的事情,竟然是坐出租车。那是2008年,汶川地震,朱皞第一时间去献血,由于参与人数多,几个采血点都排不上队,一向节俭的他,第一次没有坐公交而是选择了出租车,他跑遍了长沙市内4个献血点后才如愿献上血。“那个时候,脑子里最怕的是,错过社会需要的重要时刻。”他说。
朱皞和同事巡视变电设备
不仅是献血,朱皞还捐过款。1992年,他从媒体上得知了大眼睛苏明娟的故事,通过报纸了解到希望工程的联系方式,他捐出了200元,而当时他的月薪不到70元,朱皞认为,“钱,应该用来干更重要的事情。”
身为一名电网建设者,朱皞说他深爱着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变电检修时电力监控屏规律的“嘀嘀”声,还是献血时血液分离机发的“哒哒”声,都让他感到心安。作为变电运维专业的一员老将,朱皞总是全情投入到变电站的投产工作中。当夜幕降临,灯火璀璨,他感觉自己送出的电能,就如同献出的血液一样,流入千家万户,点燃无数希望。
http://www.ttchushu.com/cb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