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5月20日,我们坐着军列进藏,到达西宁……

墙体彩绘墙绘壁画工作室公司如何选择? http://www.lanquanys.com/news/industry/hangye2.html

我的高原军旅生活张登科

点击进入:1、一心想当兵

点击进入:2、我勇敢地离开了家乡

点击进入:3、来到部队

点击进入:4、新兵连的生活

点击进入:5、我们终于像个兵了

6、坐着军列进藏

五月十二号左右,我们离开了天水步校,踏向进藏的征程。那天早上吃过早饭,我背着背包带着所有的东西,步行四十华里到达天水车站,这也算是一次行军演习,我们排着队,唱着革命歌曲,兴高采烈地走在公路上。走了一半路程后,热情减了,歌声少了,但大家在教官的鼓励和督促中,四个半小时的行军终于完成了这次任务,也锻炼了意志,增强了战备观念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在稍作休息后,我们就登上了西去的军列。再见了。可爱而美丽的天水,再见了,永远怀念的天水步兵学校。

在火车上,同志们欢声笑语,用快乐的心情赶走了疲劳,带走了烦恼。半夜里,车厢内逐渐安静下来,大家东倒西歪地进入了梦乡,我没有坐着睡觉的习惯,所以就看着窗外黑黑的夜晚和偶尔闪过的灯光,想到了家里人也都熟睡了,而我还坐着火车,离家越来越远了,当时的心情不知是喜是忧。这时有人把行李架上的背包取了下来自己睡到了行李架上,一会叫巡查的教官发现,做了严厉的批评。的确,人睡到行李架上太不安全了,要是睡着了翻身掉下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光是自己受伤,还会砸到坐在座位上的人。到了后半夜,我也迷迷糊糊靠着座位睡到了天亮。

天亮了,到了甘肃定西地界,我看到了一群十多岁的小孩在车站上捡拾煤渣。山区的早上还是很冷的,可这些孩子都穿得很单薄的破衣裳,还有几个小孩光着屁股,只穿了一件单上衣,真是可怜。甘肃是一个贫穷的省份,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差,粮食产量因缺水而极低。所以农民生活很困苦,我的家乡就有不少灾荒年逃到了陕西的甘肃妇女,她们最终嫁到了陕西。有一年政府动员这些人回去,给她们买好车票,送上了火车,结果开车前还有一部分人跑下火车不愿意回甘肃去。她们说她们被饿怕了。车站上没穿多少衣服的孩子在冷风中发抖,我想中国何时才能改变贫穷的面貌,农民何时才能解决温饱而不为生存发愁。我小时候也贫穷,但和这些孩子比起来我还是幸福的,毕竟我有衣服穿,有饭吃。

火车继续前行,那时火车速度慢,晚点多,铁路工作也受到当时浪潮的冲击,军列同样走得很慢,大家坐车劳累辛苦,但都没有怨言,心甘情愿的在艰苦中磨练自己,那时的青年人朝气十足,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为了保卫祖国,这一点苦算不了什么,因为革命战士心中没有困难。

第二天下午,军列驶进本次行程的终点站——青海省西宁市。西宁是一个省会城市,也是一个高原城市。地处人口稀少的祖国西部,城市不太大,也是建在一个大山沟里,一条大街东西走向,街道很长,南北短。我们下车后步行到靠着南山的城西兵站,这里也是一千九百公里的青藏公路的起点。我们从大街上走过,街上行人不多,显得有点冷清,不像大的省会城市的繁华,好像只有一路公交车在运行。最繁华的地段叫大十字,是西宁的商贸中心。大概走了八九里路就来到了兵站,大家休息吃饭,等待进藏。

青藏线上一共有十八个兵站,西宁兵站是第一个。(兵站,顾名思义是当兵人之站,是专门接待过往军人、军车和军队有关的人员)这些兵站分为大站和小站。大站可以接待晚上住宿,小站主管中午的来往军人伙食和少量人员的住宿。由于青藏线大多数地段荒无人烟,离开兵站就无法食宿。进藏的车队一般都住在大站,中午在小站吃饭,而晚上一般都要赶到大站休息。

到西宁的第二天,休息了一天,带兵干部说可以上街买些东西或者日用品。我跟着别人转了一圈觉得也不需要什么就啥也没买,一路上就看了看西宁的街景。这里在古代就是口外了,在那交通不便的过去,走到西宁就是很遥远的地方了。李白有首诗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指的是口外荒凉和人烟稀少,很难再遇到熟人。我想,这个地方命名为西宁,应该是取盼望西部关口安宁之意吧。

(注:文中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登科: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0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祖籍陕西阎良。1968年—1973年在西藏某部服役。退役后做过会计,进行过个体经营,现居住于陕西西安。喜欢写作。

作者:张登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