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吊装带 http://www.jslift.com/21135.html
导读:“温水煮青蛙”,对于当下的A股而言,可能没有比这更好的形容词了,今天的走势看似波澜不惊,其实远远弱于预期,靴子落地没能给市场带来任何差异性变化,有句老话叫作“死猪不怕开水烫”,用来形容当下A股资金面的状态再合适不过,究其原因,或许还是存在深层次的担忧……
最近的市场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一天杀一只大白马”,这个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什么叫做“温水煮青蛙”,数不清的机构轮流着挨刀,为什么会在这样?至少不是海外流动性紧缩刺激的,又或者换个说法,海外持续地紧缩,导致了国内外投资者加大海外衰退的担忧。
体现在今天的A股市场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所以,既有对于自身的担忧,也有前文所述对于海外联动性的影响,首先看自身的担忧,上证50下跌0.86%,创两年半新低,充分的体现了什么叫担忧,直白的说,这是支柱,所体现的是对自身的担忧。
其次是海外联动性,有的人可能会想,海外衰退跟我们有啥关系?很简单,如果海外衰退来临,我们的出口就难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自2020年以来是明显占优势的,海外真要衰退,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所以,这种担忧在9月份开始有所放大……
体现在几大指数上,纷纷小幅下跌,原则上讲,今天应该做选择才对,而不是不温不火,所以,A股当下的资金结构出问题了,至少我们是这么认为的,今天,沪指跌0.27%,深成指跌0.84%,创业板跌0.52%,科创50涨0.56%,跌不动也涨不动,为什么?
先看看分时图,沪指低开探底后快速反攻并翻红,但10.02分之后趋势性回落,午后长时间震荡,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冲高未见明显承接资金,说明买盘不强,或者仅仅是托住指数,但实际上,每一次反弹之后都有明显的抛压,怎么看都是“边打边撤”。
创业板低开低走,随后直线反攻,波动性较大,但是也在10.02分之后出现趋势性回落,午后维持震荡,14点之后小幅反弹,但却迎来了放量的卖单,同样是标准的“边打边撤”。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涨不动也跌不动,每每反弹都会遭遇抛压,也就是买盘放大;每每下跌也会迎来托盘,撑住指数不会快速下跌,但实际上,在连续四天的超窄幅震荡过程中,空头是明显胜过多头的,该跌不跌是要上涨?
今天的行业波动也比较有意思,煤炭、军工、石油石化、电气设备和钢铁等行业领涨,家电、轻工制造、医药、传媒和地产下跌,本周以来,我们看到了明显的“新旧能源”偏好,注意,以煤炭为主的旧能源更强势,而新能源也有了止跌的倾向,但却无法做到类似于前期的上涨。
而领跌行业基本集中在消费和地产,本周,地产有明显的资金兑现,就如同前期新能源的兑现一样,然而这个时间周期太快,至少比3月份更快,看到今天和近期的行业涨跌,你就能明白前文所提的资金结构出问题是什么意思。
我们发现新旧能源幅度越来越小了,比如煤炭,看似强者恒强,实则明显高位滞涨,再说新能源,看似跌不动了,但却没有资金做低吸动作,消费更特别,医药是重灾区,其次是食品饮料,所以虽然地产本周状态不太好,但同期却明显强于其他行业,仅这些个行业就可以告诉我们前文所提“自身的担忧”。
“自身的担忧”有一个典型的现象,机构太极端了,所以,资金结构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举个例,最新数据显示,公募持仓在“88魔咒”上方,绝对的高仓位,他们的持仓集中在新能源、电子、化工和机械上,比如前期提到公募持仓新能源占比超40%,问题来了。
以电力设备行业(新能源居多)举例,8月下旬至今的调整幅度近20%,可公募持仓没有变化,太集中了,以至于现在是“买不动也卖不动”,为什么?首先是卖不动,地量市场,那么大的集中持仓,你卖给谁?谁接得住?其次,买不动,这就更简单了,公募持仓都超过89%了,哪来的钱接着买?
再比如医药行业,今年在公募持仓行业中,已经降至10年低位,注意,医药生物的下跌是从2020年8月开始的,下跌超过两年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医药行业在2020和2021这两年的半年报中,连续排名公募第一大重仓行业,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资金面还是值得一说,先看主力资金,充分地体现了什么叫做“边打边撤”,10.02分之前流入22亿,随后小幅震荡,10.08分之后趋势性流出,最终流出近100亿,流出的过程显然比指数下跌的过程更干脆。
再看外资,因为靴子落地,所以流出是大概率事件,今天流出36.5亿,其中,沪股通流出12.93亿,深股通流出23.55亿,注意,14点之后停止流出,日内快速流出的时间在10.30分之前。
结合两组数据看指数,早盘能快速反攻是因为内资在极少的接盘,而外资在流出,但10.02分之后的外资加速流出,内资接不住了,所以跟着一起流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整体流出不大,但指数14点以后却止跌了,此时成了外资通知流出甚至小幅回流,而内资还在继续。
所以,虽然两市成交额只有6385亿,但抛压却很重,而且是典型的“边打边撤”,且因为资金整体流出不大,所以我们用了“温水煮青蛙”来形容,换言之,前文所提“该跌不跌是要上涨”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至少数据不支持,故而后续的方向已经明确了,短期可能还需要探底,“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很难受,如果加速探底,反而是好事,但我们依旧认为结构性不变……
点个关注不迷路,我是木易,旨在分享我的认知,盈亏同源,知行合一!